否認(Denial):拒絕承認不愉快的事實。
歪曲(Distortion):常見於妄想或是幻覺,妄想是曲解事實,幻覺是憑空出現的感受。
反作用(Reaction formation):矯枉過正的採取與潛意識相反的行為,例如脆弱而敏感的裝成了強壯而富攻擊性的。明明討厭這個人,卻特意對他好。
轉移(Displacement):把情感對非當事者發洩出來。
壓抑(Repression):控制自己不進行思考與感受,進而減少了痛苦與焦慮。
投射(Projection):將自己的狀況歸咎在他人身上。
攝入(Introjection):將外在的事物換置在自己身上,例如模仿逝去親人的行為以慰藉自己的痛苦,或是對外界不滿而自殺。
認同(Identification):模仿自己遵從或是敬愛的人或是團體。
升華(sublimation):利用被社會讚許的方式發洩不被社會認同的原始慾望。
退化(Regression):身心狀態退回兒童時期,去滿足自己的慾望。
幽默(Humour):利用風趣的方式應付緊張的情境或是潛意識的慾望。
利他(Altruism):利用為他人服務而使自己獲得滿足。
壓制(Suppression):延遲想解決衝突與矛盾的衝動。
預期(Anticipation):為不適感做出預期與計畫。
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利用注意細節與複雜的思考方式,逃避現實的壓力點。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用理性的方式解釋難以接受的情感、行為。
補償(Compensation):用其他的行為來代償某些缺陷。
抵消(Undoing):用其他的事情來補救心理上的不舒服。
抽離(Isolation):將關於事實的感受用其他方式排除或替代。
幻想(Fantasy):用想像的方式平衡自己的內心。
轉化(Conversion):精神上的痛苦與焦慮,轉化成身體的症狀,從而避開了內心的痛苦與焦慮。
麻醉作用(Narcotization):暫時而劇烈的改變自己的性格或某種感覺,以避免情緒的長期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