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桂枝湯這東西,只能用威猛來形容,治感冒跟一些怪病常用的好方子。
但是要用桂枝湯嗎?那先讓我們來看看傷寒論的太陽病原文是怎麼寫的?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桂枝湯的組成:桂枝三兩 白芍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我們看到傷寒原文中很明確的一開始就開宗明義的跟你說了「脈浮緩」是太陽中風與脈象的鑑定基礎。
但是現在問題來了,你們學傷寒的時候,最前兩篇脈象花了多少時間在看?你的中醫老師與教授花了多少時間強調這個部份的重要性?
既然是最前面的東西自然就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診病評斷標準,學院派的中醫包括中國大陸的傷寒標準教材居然就直接把這兩篇刪掉,可以見得中醫死定了!
基本上仲景脈的診脈方式,脈法基本細分上就有兩類方式,三種概念,九個位置:
兩類方式:寸口脈法,遍診脈法,兩類方式繼承了內經的傳統脈診方式。
三種概念:寸口與遍診脈診,寸口/遍診脈單部診法,寸口/遍診脈比對診法。
九個位置:寸口脈診法(太淵).跌陽診脈法(沖陽).少陰診脈法(太溪).單診關脈法.單診尺脈法.寸尺比對診法.跌陽少陰診法.寸口跌陽診法.尺脈跌陽診法.
再來就是張仲景的診脈方式跟你目前所學的診脈方式一樣嗎?你自己知到要怎麼轉換嗎?念經文的時候他指的是那一種方式做診斷的脈型呢?如果原文背得滾瓜爛熟卻搞不清楚狀況,這不是活見鬼嗎?
先把脈型的比對這部分放下來好了,原文中問題最大的在於「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這一段句子,很多人誤解成,輕取為浮,沉取為弱,所以就理解成浮脈而無力的脈型;因為連中國大陸的教科書都一樣這個寫法,以此用方自然死定了。
實際上難經寫得很清楚:關前為陽,關後為陰。依此來念這一段句子理解上才會通順:寸浮者熱自發,尺弱者汗自出。如此也才符合臨床上受風寒發燒的病人寸部浮洪數實有力,這是相當常見的複合脈型;尺弱者意味著腎虛,腎虛者自汗多熱相當常見,也才符合內經五臟好惡經文本意:肝惡風 腎惡寒。
接著我們比對上傷寒原文的「惡風 惡寒 熱自發 汗自出」也才比對的上去,所以自脈相中已經明顯的知道此人腎氣虛,而脈浮者即為風,脈緩者即主脾胃之脈象;緩脈一呼一吸為四下,難經又說「一臟無氣者,腎氣先盡也。」由這個部分看來脾腎兩者都弱也相當合理。
另外歷代醫家又說本方主風寒表虛,但其表虛的表到底是指那個表虛?清代葉天士很明顯的說出了"肺主氣屬衛,心主血屬營",本方五味藥中有四味入均脾胃,可見得本方適用於脾胃虛弱之人,而脾胃虛弱者衛氣弱是很合理的狀態,依照內經補母洩子的理論,補脾胃可補氣(如四君子湯與玉屏風散),正是強脾母後可強肺衛之氣。
傷寒原文中也清楚的寫道: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服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喝熱粥自然也是入脾胃,以助其藥性,是以本方應用在日常脾胃虛弱,後受因風寒而衛氣虛致使相對營氣較強的虛人為主。先有了這個概念再去看麻黃湯才知道這個書中的風寒表實指的是那個實。
另外用藥的比例中,三為東生,二為南生,五為中生,六為北成,明顯的是扶木生火補中制水的方向。(用藥的比例跟由陰生陽這部分我懶得寫,有學命理跟醫理的自己花點腦子想一下我在講啥小)
然後我又想起,現在的中醫狀況其實跟一千八百多年前張仲景那時候差不多:
“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仿佛;明堂厥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 ”
你學中醫但脈法不精?!
留言列表